位置:
首页
周口市法学会会员工作的实践和探讨

周口市法学会会员工作的实践和探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 2017-01-03 浏览:14349 次

周口市法学会会员工作的实践和探讨

  2015年,周口市法学会在市委、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在省法学会的指导下,紧扣法学会社团性特点,大胆开拓,锐意创新,在发展、管理、服务会员方面进行了一些新实践,推动法学会各项工作的有了新发展。

一、周口市法学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在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的大背景下,给法学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法学会发展壮大带来了最好的历史机遇。

周口市委专题召开常委会听取法学会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法学会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周口市委书记徐光亲自参加法学会的会员代表大会,对周口法学工作寄予厚望,给广大法学工作者带来了鼓励。周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谢海洋多次召集高规格的推进会、协调会,亲自督导市、县法学会的建设,指导市、县法学会的发展。我市将县级法学会建设作为加强党委政法委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了平安建设年度考核。周口市、县两级法学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态势。

二、周口市法学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一)打破社会各界对法学会的固有认识

法学会是个学术研究型社团,神秘的面纱使人们认为它是务虚的。法学会的专业性强,加上宣传少,外界了解少,甚至很多政法部门的同志,都不知道法学会是干什么的,不知道它的发展历史,它的主管机关,中国法学会和地方法学会的组织关系!神秘感就来自这不了解。打破社会各界对法学会的固有认识,需要加大对学会章程、学会历史、学会宗旨、学会职能及工作动态的宣传力度和广度。

(二)走出形式主义对法学会的阴影

周口市法学会在发展会员的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几个问题:“加入恁法学会有什么好处?”“法学会给会员提供学习提高的平台、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提供学有所用的平台。”“那好,加入可以,但恁可别叫我开会,我很忙。”有些同志还认为群团活动是走走过场而已,收获不大,价值不高,浪费时间。有这种认识,是因为不信任。走出形式主义对法学会的阴影,需要寓教于乐,让会员在丰富多彩的法学会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

(三)弱化行政化对法学会的影响

由政法委代管法学会,可以更好地调动法律人才、法律资源,对法学会工作是积极的。但是,用行政的方法发展会员,还是有点简单,有的同志进入报来的会员名单,是为了完成单位分派的任务,如此一来,甚至产生抵制情绪。思想问题不解决:组织培训,有找人替会现象;组织研讨,浮于表面不走心;论文征集,抄袭应付质量不高,以上现象虽不严重不普遍,但也造成了国家资源浪费,学会发展阻滞。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问题,确保吸纳的会员符合《中国法学会章程》:自愿加入法学会。弱化行政化对法学会的影响,要扣紧法学会的社会性特色开展工作。

三、周口市法学会工作的新探索

面对新挑战,法学会和政法部门都有法律研究、法律服务、法律宣传等工作职能,如何能不抢政法部门的活,干出自己的特色?我们认为,应该紧扣法学会的社会团体性,紧紧依靠会员体系开展法律研究、法律服务、法律宣传等工作。会员工作是社团工作的基础,所以,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会员体系。这个会员体系要强大在人心齐聚。只有法学会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发挥会员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创造力,继而在法学会领导的法学研究、宣传、服务工作中取得可期待的效果。

要打牢会员基层,要解决会员对法学会不了解、不信任及不自愿的问题,要人心齐聚,周口市法学会在实践中探寻了一条新渠道: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会员活动,与会员贴身互动,促进感情交流,加深相互了解,加强对学会自身的宣传,扩大了学会影响力;新颖丰富的会员活动,增加了学会吸引力;让会员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增强了信任感和学会凝聚力,继而广聚人才,提高学会综合实力。周口市法学会就在各种会员活动中,将会员的发展、管理和服务工作,辩证统一、三位一体、同时展开。

四、周口市法学会主动迎接挑战,研究新渠道方法创新开展会员活动

大部分地市级法学会都普遍存在几个人、几杆枪、人手少、任务重的客观情况,周口市法学会采用多种方式开展会员活动,尽量使巧力,多干活。

(一)建立社团学会间的桥梁,拓宽法学会工作辐射领域。

各种群众团体,活跃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法律就是社会的神经,哪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周口市法学会广泛联系周口市工商联、社科联、仲裁委、律师协会、电商协会、无线电协会、记者协会等等组织,借这些组织已经具有的团体凝聚力,开展对法学会自身的宣传和与该组织相关的法律培训、法律服务等活动,并在他们中间发现、发展精英会员,壮大自己的力量。

2015年9月17日,周口市法学会与周口市法制办、周口仲裁委员会联合举办了仲裁法讲座,邀请郑州大学法学院冯永军副教授莅周讲座,活动主办组织的200多名成员参加了学习,通过宣传学习,许多同志学有所获,也切实体会到周口市法学会的务实精神,纷纷要求加入法学会,仲裁委的何莉主任第一个提交了入会申请,并且建议周口市法学会成立仲裁研究会,周口市仲裁委全体成员将积极协助仲裁研究会开展相关法律的宣传、实践、研究工作。周口市法学会第一次借力,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良好效果。

周口故事传扬中心在周口饭店大堂设立有一个书吧,是其宣传周口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经周口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法学会兼职副会长刘振亚多方协调,安排周口市法学会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搞好宣传。时值淮阳县法学会新书出版,于是《百姓说法治》带着墨香率先登上了书架,该书来自基层,采用顺口溜,民谣,谚语,口号等百姓语言,通俗易懂,形式活泼,吸引了许多客人驻足。周口市法学会又召集了周口市司法局依法治市办公室、工信局的电商协会、无线电管理局的无线电协会、商务局的厨师协会等等,将各自领域里赠阅的相关法律宣传资料拿到这个平台,共享宣传资源。

各个社团相互助力,此一举多得,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增加了彼此的信任。今后,各地级市的法学会之间,省地两级法学会之间也可以尝试采取会员联谊,参观考察、实地调研等等活动形式相互促进。

(二)理事发挥能动性,协助发起会员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周口市法学会的理事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和骨干,在他们所熟悉领域的开展会员活动,可以事半功倍。12月18日,周口市法学会组织部分会员走进周口市群艺馆参观周口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走进周口市博物馆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和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在参观学习过程中会员们探讨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应用和发展问题。这次会员活动,是由周口市法学会理事、周口市群艺馆副馆长刘振宇发起并参与组织的,她全程讲解,并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出发提出了一些工作实践中发现的相关法律领域的问题,引发了参与会员的思考和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活动,形式新颖,寓教于乐,收获很大。因为时间问题没能参加的会员纷纷要求法学会再组织一次,以弥补遗憾。周口日报对此次会员活动报道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对法学会的刻板印象,正在逐渐改变。

此次活动结束后,有宣传部门理事建议并要求协办:筹备放映法律题材的系列电影会员活动。在电影放映前,播放周口市法学会的20分钟宣传片,内容有中国法学会章程、和历史简介,周口法学会活动剪影,工作动态,研究成果,荣誉奖励等等。在电影放映现场,发放学会宣传册,设立入会申请台。第一次此类活动,准备放映电影《十二公民》,该片于2015年5月15日正式在院线上映,是首次获得罗马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中国影片,它改编自20世纪最伟大的法律电影《十二怒汉》,但由于中国并没有原作中的“陪审员制度”,所以影片进行了中国本土化改编,通过模拟法庭对饱受争议的“富二代弑父案”进行审理,12位身份分别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等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陪审员对案件进行最终“审判”。该片《十二公民》是好莱坞经典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之作,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批判性。目前,周口市法学会正在协调筹备之中。

(三)用互联网平台分类管理会员,发挥网络融合之力

除将会员信息全部纳入中国法学会会员管理系统外,周口市法学会还发起组建了多个微信群,将会员按兴趣爱好分类管理。初期,周口市法学会仿照省法学会的办法,首先组建了周口市法学会秘书长工作群和周口法学会联盟会员群,将县法学会秘书长和市法学会会员都逐步加入微信群:即时发布中国法学会、省、市、县法学会的工作动态;发布市法学会活动通知,发布法律新闻,方便会员之间的相互咨询、学习、沟通、了解。把无形的法学会变成了手边上的朋友和老师,每当会员工作生活中遇到法律难题,抓起手机,法学会就在身边,马上智囊团现身,难题迎刃而解。

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周口市法学会又成立了读书群和运动群,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会员分类管理。选取热心会员担任联络员,经常组织小型读书分享和体育锻炼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会员们的业余生活。市法学会带给他们了正能量,他们也更加信任爱护法学会,纷纷介绍符合法学会入会条件的亲友入会。为了加强会员联系沟通,扩大法学会影响力,传播正能量,2015年12月24日下午,在市法学会理事张超的协调努力下,会员们在周口市供电公司羽毛球场举办了一次迎新年联谊运动会,对优胜者市法学会给予了奖励,奖品是印有中国法学会会标、发展历史和章程的笔记本。这次活动,周口日报刊登了照片,周口平安网进行了报道。

活动结束后,会员们纷纷要求再组织一次大型读书会。考虑到读书会可以扩大会员视野,突出法学会的社会性和研讨性,周口市法学会在微信群发布了通知:元月底尝试举办读书会。号召会员们做好准备,每人推荐一本自认为读后最受益的法律书籍,用五至十分钟的时间阐述推荐理由。推荐稿提前发至市法学会邮箱,会上印发给大家,以使学习效果最大化。这是会员相互学习的平台,也是会员展示风采的平台,截至目前,会员们惊喜之余,报名踊跃,期待这次读书会活动取得圆满效果。

五、周口市法学会新方法开展会员工作的经验体会

在周口市法学会创新会员工作方法的同时,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法学会是严肃的学术性团体,却搞这些看上去离的很远的活动干啥?不务正业吧?实践效果解释了这一切:通过一系列和会员增进交流的活动,会员和学会变亲了,他们的需求开始向学会表达:川汇区教育局薛周局长希望法学会能给中小学校校长组织一次关于校园安全相关法律的讲座;有的理事所在单位吃了败诉,希望法学会能给推荐个法律顾问,避免以后工作中再被动;在郸城汲冢驻村的第一书记希望法学会协调法律宣传队送法下乡;公路局的会员任涛主动提出自己爱人是法学老师,希望加入法学会……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解决了“不了解、不信任、不自愿”的问题。

群团工作,做的是人的思想工作,只有想得通,才能激发主观能动性;只有愿意想,才能激发主观创造力,才能有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做好会员工作,需要法学会的工作人员有“热心、诚心、恒心”:热心,要带着热情投入到为会员服务中去;诚心,要乐在其中,在繁杂的事务中找到乐趣,真诚对待每一位会员;恒心,要脚踏实地帮助每一个有需求的会员,让他们成为燎原的星星之火。我们的工作标准是“三个知道和一个跟得上”:即知道会员在想什么、干什么、做什么,了解会员,服务跟得上。万事开头难,但是可以从最熟悉的会员开始,从政法行业的同志开始,从能力强的理事开始,一点点扩大影响力。通过会员活动,加强互动交流,增加吸引力;会员在这里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有发挥发展的平台,一点点建立信任,增强凝聚力;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最终提高了法学会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