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男子喝3斤白酒用智驾开车20公里#
等话题冲上热搜,
引发关注。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底,一辆新能源汽车开着双闪灯停在浙江杭州的一条高速公路行车道上,车门反锁,车窗紧闭。驾驶人在车内紧闭双眼一动不动。民警破窗打开车门后,车内飘出浓烈的酒气。男子告诉交警,他连续喝了两场酒,一共约3斤白酒。
饮酒后,他打算试试新购买车辆的智能驾驶水平,并误以为自己设置了自动驾驶,即便被交警拦查,也能辩解说自己并未驾驶,而是车辆自行行驶。然而,在返回途中,他因酒后困倦慢慢失去意识后入睡,双手脱离了方向盘,激活了车辆的安全机制,导致车辆逐渐减速后停下。最终,该男子被法院判处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而抱有这种侥幸心理的司机也并非个例,今年9月,一男子酒后抱着侥幸心理启动了车辆自动驾驶。路面监控画面显示,这辆车在主驾驶位无人的情况下行驶了足足20分钟。为了“骗过”方向盘检测,王某某在方向盘上加装了一种被称为“智驾神器”的配件,让系统误以为驾驶人员的双手未脱离方向盘,使车辆持续保持无人驾驶的状态。对此,经法院审理,被告人王某某被判犯危险驾驶罪,处拘役一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4000元。
那么,
驾驶人饮酒后开启车辆的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是否会被认定为酒驾、醉驾?
若发生交通事故能否免责?
驾驶员开启辅助驾驶,
双手脱离方向盘的行为,
是否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立功的专业解读!
1.驾驶人饮酒后开启车辆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是否会被认定为酒驾、醉驾?若发生交通事故能否免责?
驾驶人饮酒后开启智能辅助驾驶仍会被认定为酒驾或醉驾。《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将驾驶自动化分为0至5级。现阶段我国允许上路的辅助驾驶大多不超过L2级别,系统仅提供有限的辅助驾驶功能,并非脱离驾驶人的自动驾驶。驾驶人仍需对车辆掌握控制权、持续履行观察路况、预判风险和准备随时接管的义务。因此,驾驶人在饮酒状态下开启辅助驾驶功能,仍应当被认定为在饮酒状态下掌控着车辆行驶,属于酒驾或醉驾。
若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也不能免责。驾驶人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对车辆的行驶安全仍需负主要的监管责任,其角色依然是驾驶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等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若驾驶人在饮酒后操作、控制车辆,因此引发交通事故,驾驶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
2.驾驶员开启辅助驾驶,双手脱离方向盘的行为,是否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驾驶员开启辅助驾驶,双手脱离方向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驾驶机动车时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双手脱离方向盘会显著削弱驾驶员对车辆的即时控制能力,无法应对突发的道路情况,其危险性与开车看电视、玩手机相当,甚至更高。再根据举轻以明重的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对较轻的违法行为已规定,则双手脱离方向盘此种更为严重的行为也属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被法律所禁止。
3.驾驶员如果使用“智驾神器”进行辅助驾驶,是否违法?
而“智驾神器”是一种绕开车辆安全检测的作弊工具,其目的是欺骗系统认为驾驶员手在方向盘上,这种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对驾驶员需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和文明驾驶的要求,增加交通事故风险,触犯了多个层面的法律规定。
首先,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三项之规定,驾驶员使用“智驾神器”故意让系统在无人监管状态下运行,其危险性远高于接打电话,是典型的、主动实施的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其次,此种行为涉及“擅自改变机动车构造和特征”,“智驾神器”作为一种外加装置,其目的是干扰汽车出厂时设定的安全监测系统。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条第一项,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驾驶员加装这种非法装置,可被视为对车辆安全构造的擅自改变,会加重其责任。
最后,如果驾驶员在醉酒状态下,使用“智驾神器”让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其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如果驾驶员在使用“智驾神器”期间,因双手长期脱离方向盘、未监控路况而引发了致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严重交通事故,司法机关很可能不再将其视为普通的交通肇事罪,而是认为其行为具有“与放火、决水、爆炸”相当的社会危害性,从而认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4.驾驶员开启辅助驾驶后,仍需履行哪些注意义务?
驾驶员必须保持注意力集中,随时观察道路状况、交通信号、其他车辆及行人等,不能因系统运行而分散注意力。必须双手或单手放置在方向盘上,准备在系统提示或紧急情况时立即接管车辆控制。并且,驾驶员仍须遵守所有交通法规,如限速、保持安全车距、禁止酒驾等。
此外,驾驶员有责任熟悉所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功能边界和风险(如系统可能无法识别静止物体或突发变道),不能盲目依赖系统。不得使用非法工具或故意规避安全检测。如发现系统故障,应及时修复或停止使用。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应立即采取救助措施、报警并保护现场,不得逃逸。开启辅助驾驶不改变驾驶员在事故中的责任主体地位。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是技术进步的表现,但法律始终将驾驶员视为车辆的最终控制者。驾驶员开启辅助驾驶后,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履行上述注意义务。否则,一旦发生事故,驾驶员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建议驾驶员以“辅助”而非“替代”的心态使用这些功能,确保安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