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热点
最高检新任职人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

最高检新任职人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

来源:正义网 发布时间: 2024-12-05 浏览:2292 次

“大家面向国旗国徽庄严宣誓,这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郑重承诺,更是终身坚守。”

2024年12月4日,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新任职人员宪法宣誓仪式。

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监誓,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主持宣誓仪式,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滕继国领誓。

宣誓仪式在最高检机关举行,现场气氛庄严,国徽高悬,国旗鲜艳。宣誓台上摆放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上午9时,宣誓仪式开始。全体肃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宣读誓词,其他宣誓人举起右拳,跟诵誓词。

47名2023年12月宪法宣誓活动以来新任命的领导干部等人员进行了宣誓。

史卫忠等47名2023年12月宪法宣誓活动以来新任命的领导干部及进入最高检工作的新任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进行了宣誓。

宣誓后,应勇作了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更好发挥检察作用,以实干实绩不断开创党的检察事业新局面。

新闻多一点

关于宪法宣誓制度

制度沿革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2018年2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修订),以法律的形式建立了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

·2016年1月1日起,宪法宣誓制度正式实施。

·2018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宣誓制度在宪法中确认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宪法宣誓誓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的意义

·国家工作人员是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国家权力的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新任职时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有利于树立国家工作人员“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权力意识,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国家工作人员要按照宪法思维行使权力。宪法思维的基本要求有:

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思维;

2.宪法法律至上的思维;

3.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维;

4.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思维;

5.正当程序的思维;

6.平等的思维。

资料:中国人大网 人民网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法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