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日电(汤琪)又到一年开学季。这个9月,大中小学的学生大军又将迎来新的学期。这个新学期,教育部统编的语文等教材将在全国投入使用,部分省份的高一新生将成为该省高考改革后的第一届学生。新学期新起点,这些教育资讯值得大中小学生们关注!
资料图:一年级的新同学怀抱新书本开心的走出教室,奔跑在校园里。中新社记者 张娅子 摄
《开学第一课》上什么?
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今年迈入第10个年头。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组织中小学生上好2017年<开学第一课>的通知》,通知显示,2017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旨在引导中小学生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自信的源泉。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将《开学第一课》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开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把《开学第一课》播出时间及频道通知到各中小学校,并要求学校组织收看,或通知到每一位学生,让其在家与父母共同观看。
据悉,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1日晚21: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中小学这些教材要换新版了!
今年开学季,备受社会关注的一大变化,来自中小学使用的教材。
今年9月1日秋季学期开始,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将在全国投入使用。
教育部介绍,根据中央对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2017年秋季学习,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内容方面,新编语文教材古诗文数量增加,小学语文有古诗文129篇,初中语文古诗文选篇132篇;新编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讲述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
此外,义务教育阶段原品德课调整为“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道德与法治》小学教材共12册,初中教材共6册。
多地部署开学减负
“减负”话题年年有,今秋也不例外。此前,教育部已提出减轻学生过重暑假学业负担,暑假过后,一些地方又对开学减负做出相关安排。
其中,四川教育厅近日要求,全面开展“十严十不准”中小学减负督查工作,自查“十严十不准”落实情况。
四川此前发布的《中小学减负“十严十不准”规定》明确,严禁违规补课,不准布置超时超量的课外作业;不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笔试方式或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学习等级等为依据招生;不准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向学生施加过重的心理压力。
另据媒体报道,近日,为切实减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业负担,山东青岛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全面部署“零起点”教学专项督导,为期一个月。
据了解,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通过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的随机检查,要求小学一年级一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范教学,不得随意加深课程难度、赶超教学进度,对于问题较严重的学校和老师将予以严肃处理。
这些地区迎来高考改革“第一届”
近年来,高考改革一直备受关注,今年,北京、海南、山东、天津等省市将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不再分文理科。
其中,《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自2017年秋季起,从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