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区法学会
以站为基法学专家担当助法治发展
新岁启新程,奋进志不移。中国法学会召开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为新时代新征程法学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鹤山区法学会迅速响应、周密部署,全力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发挥基层站点和法学专家咨询作用,努力开创法学会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以“站”筑基,规范化发展抓实抓牢
认真落实“大抓基础、狠抓基层”要求,以鹤壁市法学会“五化”标准,坚持“目标、措施、成效”三个导向为着力点,凝集基层站点有效合力,优化乡镇基层站点组织架构,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得当措施、以过程性高质量考核强监管,以点带面引领示范,提升基层站点规范化发展水平;增站扩面,积极筹划区法学会理事单位政法部门的建站计划,发挥区法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扎实做好站点的重点工作,推动全区法学会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以“制”强本,细化措施促进“站点+法学专家”有效融合
健全各项制度,是确保我区法学会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高效运转的根本保障。一是制度完善强保障。制定印发了鹤山区法学会站点规范化建设、法学专家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法学研究、法治实践和宣传,组织保障等工作制度,明确基层服务站点有组织架构、有工作场所、有法学专家工作室、有工作职责、有工作流程、有工作台账、有工作成效的“七有”工作措施,强化提升我区法学会自身建设工作实效。二是融合推进有方向。以两个“指引”为目标,积极探索推进法学专家和基层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的有机融合制度,实施法学专家分包基层站点联系工作方法,引领全区26名法学专家为基层站点和群众提供专业法律服务,进一步将全区优质法律资源向基层倾斜,将基层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提升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将法学专家参与基层服务站点服务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评价,以正向激励,双向约束的方式促进优质的法律资源流向基层。
三、以“品”增效,区域品牌务实服务法治建设
鹤山区法学会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信精神,以服务“四高四争先”实现政法工作更好发展,贡献鹤山法学力量为航标,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完善和推广“稳平345工作法”、小丽帮忙“1133”工作机制、俊茹“五结合五提升”工作法等矛盾化解纠纷工作模式,打造“稳平工作室、小丽来帮忙、俊茹工作室”等矛盾调解品牌,不断探索矛调力量融入我区“建站点”“强法学专家”“办案件”一体化建设工作法,常态化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调处、信访案件化解、法治实践、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法学工作,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鹤山区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