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对裁判结果不理解,认为存在同案不同判的情况,通过魏法官的耐心解释,还为我指明了更便捷、有效的救济途径,感谢鹤壁中院立案庭和魏法官!”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再审申请人当场表示服判息诉并递交了撤回再审申请书。这是近期鹤壁中院立案庭再审接待窗口魏晓华法官和法官助理赫连美玲工作的一个缩影,背后凝聚的是一次次的多方沟通调解,是鹤壁法院力促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
申请再审案件当事人之间一般矛盾尖锐、激烈,积怨久远,再审审查程序是当事人寻求司法救济的“最后一线希望”,也是法院化解矛盾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审查处理不公,矛盾化解不到位,当事人可能会丧失对司法公正的最后信心,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为全力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鹤壁法院多措并举,将服判息诉工作做深做细。一是设立专门接待窗口,员额法官带队参与调解。根据立案庭的人员配置,形成由审判经验、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魏晓华法官带队,耐心细致的法官助理赫连美玲参与的专门调解团队,认真听取再审申请人诉求,抓住争议的关键点,多方位做申请人的思想工作,营造调解氛围,大力做好矛盾化解工作。二是形成多方沟通、联动调解机制。与原审法官加强沟通,了解案情、案件背景、调解未成功的原因、判决的依据等情况,有的放矢,最大限度提高调解的成功率,达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在调解中充分发挥律师、法律工作者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利用其精通法律的优势,通过答疑释惑、辨法析理,缓解对立情绪,减轻司法压力。三是上下联动,将矛盾化解的压力传导到基层。由基层法院参与化解,争取小纠纷不出区,大争端不出市。四是建立通报机制,做好判后答疑工作。建立周通报、月通报机制,由接待窗口将各业务团队申请再审收案情况、判后答疑工作开展情况、矛盾纠纷化解等情况进行汇总,结合个人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形成考核奖惩机制。
鹤壁法院秉承“立足岗位、加强调解、全员参与、注重实效”的宗旨,采取多种方法措施化解矛盾纠纷,取得明显实效。根据数据显示,鹤壁法院2021年第一季度再审审查案件122件,再审审查率为32.92%,2022年第一季度再审审查案件37件,再审审查率为8.96%,较去年同期下降23.96个百分点,不仅大大缓解了再审审查案件的审判压力,而且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当事人对法院、法官们的满意度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