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加强行业部门监管”,“业主也要理清物业公司与开发企业的不同职责,做好取证等工作”,“社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推进红色物业工作开展,做好群众与物业公司的连心桥。”这是近日龙安区法学会组织区首席法律顾问、区法院立案庭和殷都房产事务中心及文明、文昌、太行等街道,围绕小区物业纠纷化解的痛点、难点、堵点,对加强物业类纠纷诉前调解开展探讨交流时,大家热烈讨论时的场景。
经过认真听取不同层面的声音,收集意见建议,深入调查研究,区法学会就探索物业纠纷诉前调解新模式,拓宽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渠道提出多项合理化意见建议:一是聚焦问题导向,强化机制建设。尽快成立龙安区物业纠纷专业化调解组织,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推广“红色物业”,对物业类纠纷加强诉调对接。二是聚焦目标导向,强化宣传培训。街道和社区、法院等单位要进一步加大物业类法律法规普法力度,对街道、社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为物业纠纷调解工作指明方向。三是聚焦结果导向,强化作战实效。行业部门充分发挥行业指导和监督职能,创新开展物业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社区加强“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的实体化运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矛盾排查化解的“前哨”和“先行军”。
今年以来,龙安区法学会牢牢把握服务群众的职责定位,研究治理问题, 建言法治实践。每月精心策划研讨主题,先后邀请区首席法律顾问围绕“调解工作在警、诉、访各环节的运用”、“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信访法治化”等问题开展研讨会5场,针对目前困扰乡镇基层干部难处理、难化解的疑难纠纷问题的16起案例展开研讨交流,提出法律指导性意见15条,协助法、检两院发出司法建议书8封,融入依法治区、社会治理实践,助力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不断释放法学会特有优势,擦亮法学会品牌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