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持续提升广大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培养学法守法、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少年,近日,新安县法学会携手新安县司法局组织辖区司法所深入校园,全面开展以 “学法知法守法 成长成人成才”为主题的系列普法活动。
4月16日,法学会与石寺司法所联合河南慕容律师事务所普法志愿者走进石寺二中为学生们开展了一场意义深刻的法治讲座,雷印律师以案释法,通过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未成年人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及其后果,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远离不良行为,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此外,雷印还结合网络诈骗、交通安全等热点问题,强调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与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呼吁学生们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月16日下午,法学会与北冶司法所的普法志愿者们到北冶一中围绕“预防未成年犯罪、校园欺凌以及电信诈骗”等主题开展了一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普法志愿者以近几年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校园欺凌案例为切入点,深入阐述了校园欺凌的定义、表现形式、危害性以及预防措施,引导学生们通过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修复的方法来构建“反欺凌保护网”。活动还通过有奖竞答的方式向同学们普及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等法律知识,引导学生们争做“守法好少年”。此外,普法志愿者也列举了“扫描二维码”“诈骗短信”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提醒大家不要随意点击和转发不明链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免疫力”。
4月17日,在五头镇中心小学,受邀普法志愿者河南洛一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楠楠现场为全校师生授课,通过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重点讲解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止校园欺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相关法律知识,从而引领全校师生学法知法守法,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
4月18日上午,法学会与仓头司法所组织普法志愿者到仓头中学,为全校师生带来以“防范校园欺凌和未成年人犯罪”为主题的法治教育课。普法志愿者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向现场师生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着重讲解了有关校园欺凌的法律定义和后果,并强调“年龄不是违法犯罪的护身符”,14岁以上施暴者可能面临治安拘留或刑事责任,指出了“未成年无需担责”的认知误区。随后,志愿者通过“游戏充值诱导”“AI换脸诈骗”等真实案例,告诫学生切勿在网络游戏或直播中进行消费、不轻信同学发来的陌生链接、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等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应对方式。
4月18日下午,在正村镇第一初级中学普法活动中,法学会与司法所工作人员根据青少年年龄特点,重点讲解了《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和防拐防骗的注意事项,授课中穿插真实的案例进行警示教育,让学生们在学习时对法律产生敬畏之心,明白了在生活和学习中要矩有所守、行有所止。授课结束后,工作人员组织了有奖问答活动,对于“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如何防范校园欺凌”等问题,在场学生们积极回答,气氛热烈,并且纷纷表示要遵纪守法、互助互爱,不断通过学习来强化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此次送法进校园活动共发放普法宣传读本、法治背包、笔记本等法治宣传品共计1500余份,不仅使学生们学到了丰富的法律知识,更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了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法律知识,让法治的阳光照亮他们成长的每一步。
下一步,县法学会将持续深化“法治进校园”活动,创新普法形式,利用短视频、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扩大覆盖面,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屏障,助力法治校园建设迈向新台阶。
来源:新安县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