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确山县留庄镇始终秉持为民理念,以“零距离、至简式、多样化”的方式,将农村中的“小板凳”搬到群众中去,干群同坐一条板凳开展政策讲解、矛盾调解、解决困难、发展经济等工作,开创了“小板凳说事”工作法,深入践行和发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镇连续9年被评为“全市平安建设优秀乡镇”,被评为“省级法治乡镇”、“全市信访‘四无’乡镇”等。
一、“小板凳”讲政策,传递“好声音”。一是推动惠农政策进万家。利用“小板凳说事日”,与村民群众同坐一条凳,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向群众宣传讲解宅基地、秸秆禁烧、养老保险等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知识,提高了群众政策知晓度,高效推进工作。二是推动法律政策进万家。立足镇域实际,不断延伸触角、丰富载体、创新形式,持续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多角度、全方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有效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三是推动平安知识进万家。通过“小板凳说事”形式广泛宣传电信网络诈骗、反邪教、防溺水、扫黑除恶、铲毒禁毒、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有关政策,接受咨询千人次,在全镇营造了平安建设人人有责、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全镇“平安法治星”创建率高达95%。
二、“小板凳”聚合力,助力“大治理”。一是发挥“小板凳”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组建22支的党员平安建设服务队,以“小分队”的形式,自带小板凳走村入户处置基层矛盾纠纷。组建25支基层安全巡防队,配发巡逻车辆,配置大喇叭、爆闪灯、灭火器等装备,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防、安全隐患排查、防溺水宣传等工作。二是赋能“小板凳”主体,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对涉及镇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环境整治、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组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致富带头人、乡贤人士等召开“小板凳说事”会,积极推动全镇公益事业健康发展。三是丰富“小板凳”内涵,引导群众说事议事。依托村民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红白理事会,深入开展“小板凳说事”议事服务活动,让群众“出点子”想办法参与乡村治理。同时,为有效解决群众因农事没时间参与议事的问题,把“小板凳说事”转移到田间地头,实现群众就近就便参事议事。
三、“小板凳”聚民智,共绘“新蓝图”。一是听民声察民情。镇村常态化开展“六防六促”活动,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风险研判,把“小板凳”搬到群众中去,对潜在性、矛头性问题开展拉网式全面摸底排查。二是化纠纷促稳定。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解决在小”指导思想,利用全镇1171人的“四级网格”体系,开展微排查,搞好微服务,各村成立以下沉干部、网格员、“五老人员”等为主体的“小板凳说事”组织,将解决群众问题关口前移,让诉求在村组发现、服务在村组开展、问题在家门口解决。三是办实事谋发展。坚持将“小板凳说事”作为加快乡村振兴的“推进器”,定期召集村民、返乡成功人士商议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庭院经济等,大力推进“1+7”产业体系,通过“稻田+优质大米+文化旅游+乡村康养”的组合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确山县留庄稻田公园成功创建国家3A旅游景区,大赵楼村成功创建省级3A康养旅游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