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蔡县人民检察院:依法能动履职 助力弹好市域社会治理“协奏曲”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蔡县人民检察院:依法能动履职 助力弹好市域社会治理“协奏曲”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2-12 浏览:699 次

近年来,上蔡县人民检察院把助力市域社会治理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内容,立足检察职能定位,聚焦市域社会治理的痛点难点,积极作为、能动履职。

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该院围绕“开放兴县”战略,牢固树立“项目为王、企业至上、服务为本”的鲜明导向,深入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贡献检察力量。

梁某是上蔡县一家重点制鞋企业的负责人。公安机关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将梁某移送至该院审查起诉。检察官经审查了解到,梁某的企业是当地制鞋产业园的重点企业,一直合法经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且为周边40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对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等有积极作用。对此,该院召开拟不起诉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参加。听证会上,检察官详细介绍了梁某的犯罪行为以及国家支持保障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政策,结合其犯罪情节轻微,且具有主动坦白、认罪认罚情节,认为不需要判处刑罚。听证员经评议一致同意检察机关意见。此后,针对该案暴露出的法律意识淡薄,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问题,该院及时向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从强化组织领导、市场主体监管等方面督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近年来,该院努力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凸显检察担当,制订出台《上蔡县人民检察院涉民营企业案件少捕慎诉实施细则》,最大限度防止案子办了、企业垮了。同时,通过建立检企服务对接机制等,主动送法进企、问需于企,走进民营企业现场答疑解惑,提升法治服务保障成效。

办好群众身边小案,促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

为了让检察工作离群众更近,服务群众更直接,该院加大涉农领域司法保护力度,着力推动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王某、刘某为争夺3岁孙子小浩(化名)的抚养权,在未意识到私自抱走孩子可能触犯法律的情况下,闯入孩子外婆家将其抢走,被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进行立案侦查。案件移送至该院后,检察官多次走访调查,认为案发后两位老人主动投案,且双方已达成和解,就在案发地所在村委举办了一场“开在家门口”的听证会。检察官现场释法说理,依法对王某、刘某两人作出不起诉决定,达到了“听证一案、普法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为进一步传递检察温情,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司法保护,该院将司法救助作为修复社会矛盾的缓冲器,建立特殊群体筛查机制,围绕帮助贫困户、残疾人、未成年人等重点群体解决生活难题,化解矛盾纠纷。

用好检察建议,做优司法办案“后半篇文章”

溯源治理是检察监督融入市域治理的关键。上蔡县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要求,主动将检察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努力做好“后半篇文章”,推动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案件办结了,但非法捕捞的行为仍然频发,暴露出的问题不能不管。”在办理完一批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后,该院刑事检察部门敏锐地发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之间仍然存在衔接不够顺畅的问题。对此,该院向县农业农村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渔业资源监管保护职责。同时,该院与水利、公安等单位对接协作,建立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此外,为推动耕地资源保护,该院主动履职,摸排线索。发现孟某等50多个单位或个人非法占用耕地,未依法申报和缴纳耕地占用税,造成国有财产流失。该院邀请税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召开耕地占用税征收工作磋商座谈会,并结合此案,就建立相关工作机制进行深入会商。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细化工作措施,完善耕地占用税涉税信息共享和相关案件线索移送机制。

“我管”促“都管”,这是该院坚持“溯源思维”,主动延伸办案职能,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思路。结合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靶向发力,向相关单位印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0多份。除此之外,更加注重从类案监督向系统治理延伸,捕捉堵点难点,形成有效地解决问题对策建议、类案分析报告等,为社会治理提供法治参考,辅助政府决策。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上蔡县人民检察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依法能动履职、强化法律监督、促进社会治理,以高质量检察履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