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法院
以司法之力守护绿水青山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扩大环境资源审判的影响力,推动形成全民参与生态治理的新风尚,在第二个“8·15全国生态日”当天,三门峡市法院组织开展“全国生态日”主题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观念和意识。
市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卫秀萍带领环境资源庭全体干警来到黄河公园,向现场群众派发了典型案例宣传彩页及《黄河保护法》,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破坏生态环境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等生态环境相关法律知识。同时,针对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问题,干警们以案释法、耐心解答,积极引导群众树立环保理念,共同保护母亲河,守护我们的生态家园。
此次宣传活动,让更多群众了解到“8·15全国生态日”,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渑池县法院
“零距离”以案学法 “沉浸式”体验庭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近日,共青团渑池县委、渑池县法院共同开展“仰韶学子家乡行”渑池县2024年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60余名返乡大学生走进法院,“零距离”以案学法、“沉浸式”体验法治教育。
活动中,大学生们旁听了一起涉嫌开设赌场罪案件的庭审。庭审现场,在审判员刘韶兴主持下,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陈述等环节有序进行,整个庭审秩序井然有序、流程清晰、环节完整,节奏张弛有度、气氛威严紧张。同学们严格遵守法庭纪律,真切感受到了法庭的庄重威严和法律的公平公正。庭审结束后,刘韶兴法官结合该庭审案例以案释法,并告诫大学生们要懂法守法,远离犯罪,加强自控能力,树立法治意识。
“现在开庭。”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敲击声,由返乡大学生们扮演的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等各类角色“模拟法庭”正式开庭。原告围绕被告应承担的责任当庭出示证据,被告对原告的主张进行针对性的答辩。审判员义正言辞,掌控法庭游刃有余。整个审判过程气氛庄严,用语专业、举止得体,真实还原了民事庭审的全部环节。通过一起简单的校园责任纠纷案例,大学生们在审判庭再现庭审现场,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庭审的威严。
大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庭审观摩活动让他们受益良多。通过庭审观摩,既感受到了法律的神圣与威严,也懂得了守法懂法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远离犯罪,努力作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三门峡市公安局湖滨区分局
电动车钥匙没拔就敢偷?抓你没商量!
近日,湖滨分局连续破获十余起因车钥匙未拔电动车被盗案件,切实维护了辖区群众的财产安全。
“警察同志,我的电动车不见了!”近日,前进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何某报警,称其停放在某医院对面的电动车被盗。接警后,民警立即展开调查,通过走访周边群众、调取沿途门店和路口的监控录像,民警发现该电瓶车被盗的原因系未上锁且钥匙还挂在车箱上,后被一男子“顺手牵羊”盗走。
民警通过摸排走访和视频侦查,同时对比嫌疑人特征,经过数小时的努力,将嫌疑人张某某抓获归案。经审讯,嫌疑人张某某对其涉嫌盗窃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张某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湖滨区司法局
匠心打造普法课程 暖心构筑呵护屏障
为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青少年群体法治素养,近日,湖滨区司法局崖底司法所联合崖底街道平安办、妇联紧抓暑假“黄金”时期,到家王庄党群服务中心将精心为青少年学生定制的法治宣传教育送到孩子们身边。
针对夏季防溺水,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讲解了在暑期中如何避免溺水的发生以及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怎样有效的处理办法,重点针对未成年人私自去野外游泳等危险情况进行禁止提醒,让同学们认识到溺水的严重后果,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课堂上,工作人员还为学生们播放了防欺凌、防诈骗等法治微电影,直观地讲解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具体表现和遭遇校园欺凌的应对方法;同时通过观看视频向同学们介绍了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应对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深入了解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和手法,提醒学生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学生们发放了防溺水、防性侵手册、《防治校园欺凌 争做阳光少年》等法治宣传页,防诈骗、铁路护路宣传册以及法治小礼品,此次活动强化了学生们的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为孩子们健康成长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来源:三门峡法院 仰韶法魂 平安三门峡湖滨发布 湖滨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