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法院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悬赏执行促履行
为深入扎实开展“百日执行攻坚”“涉民生案件和其他小标的案件”集中执行专项行动,渑池法院时刻保持执行高压态势,积极调动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执行,不断拓宽“悬赏执行+快速反应”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近日,接举报线索,被执行人侯某被拘传至法院后,当日履行案款32559元,该案成功执结。
2023年2月8日,原告李某与被告侯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渑池法院主持调解,原、被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侯某保证于2023年7月28日前偿还原告李某货款69850元。到期后,被执行人侯某并未按约定履行全部还款义务。
该案执行立案后,被执行人缴纳了部分款项。之后,执行干警多方联系寻找被执行人无果,案件陷入执行僵局。12月12日,接悬赏线报,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将被执行人拘传至法院。经执行干警释法析理,并告知被执行人若仍拒不履行法律义务,将依法采取强制拘留措施。此时,被执行人侯某幡然醒悟,主动联系家属缴纳了剩余案款。至此,该案顺利执结。
陕州区法院
开司法建议良方
显诉源治理功效
司法建议作为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的重要举措,更是能动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审判工作实际,主动延伸审判职能,以近年来受理的物业纠纷呈持续高发态势为切入点,对物业纠纷进行深入调研,根据调研情况,从“持续加强物业监管、持续加强府院联动、持续加强普法宣传”三个方面向三门峡市陕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司法建议,将物业纠纷“阵地”前移,构建多元解纷“桥头堡”。
收到该司法建议后,陕州区住建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书面回函反馈,对陕州区法院的司法建议内容全部采纳,并加强组织、强化监管;强化沟通,提升服务;加强宣传、预防为主。
今年以来,陕州区法院已制发司法建议9份,通过与被建议单位的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司法建议反馈采纳率100%,实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下一步,陕州区法院将立足审判执行工作实际,践行能动司法,坚持主动作为,将司法建议作为诉源治理的有效手段,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提出针对性强、可行性高、实效性好的司法建议,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于诉前、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助推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基垒石。
灵宝市检察院
暖心的回访
大雪纷飞,天气寒冷,乡路崎岖。近日,灵宝检察院干警带着礼物来到被司法救助的当事人王阿姨家里,开展一月一次的司法救助回访。“太谢谢你们了,让你们这样牵挂着……”。看到检察官的如约而至,被司法救助者王阿姨激动地说。
王阿姨系该院办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中被害人的家属,其女儿因故意伤害被造成一级伤残,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小孙女也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因被告人无履行能力,赔付一直未到位,这让原本就困境的家庭雪上加霜。案件办理后,该院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最终为王阿姨家一次性发放了4万元的司法救助金。今年6月份,又协调民政部门为王阿姨和其女儿申请办理了每人每月260元的低保,为其孙女申请办理了每月1050元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金。司法救助后,该院干警依然牵挂着这个不幸的家庭,每月都会对王阿姨家进行一次回访,为他们送去衣物、食品等。
据悉,今年以来,该院充分发挥司法救助对涉案困难群众的解危济困作用,通过司法救助+跟踪回访,努力将司法救助工作走深走实走细,已进行司法救助23起,发放司法救助金16.58万,为涉事群众送去司法温情。
灵宝市公安局
派出所里的两个小可爱
民生无小事,件件系警心。近日,灵宝市公安局弘农路派出所及时救助2名走失儿童,用实际行动解民忧,用职责担当赢得群众的好评。
“这两位小朋友在马路边,找不到妈妈了!”12月12日晚,一名热心群众带着两名小男孩来到弘农路派出所。看见两个脸蛋儿冻的通红的“小可爱”,考虑到孩子在寒冷的晚上走失,家长肯定非常焦急,值班辅警牛东辉、冯伟立即向110指挥中心报告了孩子的外貌特征,随后利用孩子提供的零碎信息尝试寻找孩子家长。
因为不熟悉,孩子们不敢大声说话,牛东辉和冯伟转换角色当起了“临时奶爸”,为孩子们裹上大衣,搓热了手给孩子们捂热身体,还买来牛奶饼干,耐心地和孩子们聊天,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经过民警一个小时左右的工作,终于确定了孩子们为焦村镇水泉村人。
民警立即联系焦村派出所,通过村干部联系到孩子家属。不一会儿,孩子们的家长赶到值班室,看到孩子安全无恙后,神情慌乱的家长松了一口气,激动地留下了眼泪:“孩子放学想让他们玩一会,结果一眨眼的功夫不见了,当时感觉天都塌了,真是太感谢民警和好心人的帮助,不然,后果真是不敢想……”核实准确信息后,民警将孩子们交回家人手中安全带回,并嘱咐临近年关,街面人员复杂,一定要照看好孩子,以防走丢。
(来源:仰韶法魂、陕州法院、灵宝市人民检察院、平安灵宝)